(資料圖)
“一位85歲的老人突發下腹部疼痛,急診腹盆腔CT提示右側髂動脈瘤,生命體征極度不穩定……”6月6日深夜十點半,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接到了搶救室的急會診電話。
掛斷電話后,介入血管疼痛科團隊立即前往急診室進行搶救,家住附近的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潘升權接到通知后也緊急趕往搶救室。此時,老人處于休克狀態,血壓降至69/44mmHg,大小便失禁,病情十分危急。
憑借多年的臨床經驗,介入血管疼痛科專家判斷患者的主髂動脈瘤很可能已經破裂,一旦延誤治療必將在短時間內因破裂出血導致血容量驟降,兇險性極高。時間就是生命,醫院兩院區綜合調度,緊急開辟急救綠色通道,介入導管室、麻醉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輸血科迅速響應并準備就緒。
在與死神賽跑的“生死營救”中,患者全身的血液正在通過主髂動脈瘤破口快速流失,血壓一度降至30/20mmHg。“不能再等!必須盡快為他的腹主動脈‘拆彈’”“快用球囊先封堵”……穿刺、置管、造影、彈簧圈栓塞、球囊封堵……整個手術過程緊張有序,多學科配合默契,隨著覆膜支架在右側髂動脈瘤的載瘤動脈成功施放,置入的血管支架隔絕主髂動脈瘤破口后,患者血壓逐漸上升至119/54mmHg,“拆彈團隊”才漸漸松了一口氣。術后,患者轉至重癥監護室接受進一步治療。目前老人生命體征平穩,正逐步康復。
據介入血管疼痛科主任殷世武介紹,髂動脈是人體除主動脈外最大的血管、供應雙下肢和盆腔的血供,主髂動脈瘤破裂是極其兇險的外科急癥,被醫學界稱為藏在人體腹腔的“不定時炸彈”,它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失血性休克,死亡率高達80%。
據了解,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疼痛科作為安徽省臨床重點學科,是一支常年24小時待命的“拆彈部隊”。該院創傷中心集中了急診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輸血科、介入血管疼痛科、普外科、胸外科、骨科等多學科的優質資源,與院前120實時聯動,在收到緊急通知后“一鍵快速啟動”,實現“患者未到,信息已到,醫生先到”的模式,發揮最大的救治效能,保證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治。(李歡 朱沛炎)
中國無人駕駛技術初創公司文遠知行考慮IPO 最早于今年上市
寧德時代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156.32% 研發投入逼近同期凈利
蘭博基尼上半年業績創紀錄 上半年生產5090輛汽車
傳特斯拉或引入另一家壓鑄機供應商 不會取消與IDRA合作
高油價有助于加速向電動汽車轉型 英國5月汽車產量同比增13%